2)第六百七十五章 杨振宁的解读!_走进不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物话题,不过还是老老实实的说道:

  “何止是高那么简单,小杨,这甚至可以称得上是遗传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双链碱基配对背后呼之欲出的是遗传物质复制机理,很多人都认为这是生物学继达尔文演化论和孟德尔遗传学之后的第三座里程碑。”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应该就会颁发给沃森和克里克——这事儿外头已经传的有鼻子有眼的了。”

  说道这里。

  李景均倒也逐渐意识到了小杨的想法,猜测着道:

  “小杨,莫非你是想说”

  “《PhysicalReviewLetters》这期论文的性质,和当年沃森在《nature》上发表的‘核酸的分子结构’是一个性质?”

  小杨微微点了点头,肯定道:

  “没错,而且价值只可能比沃森的论文高,不可能比它低。”

  李景均顿时呼吸一滞:

  “这怎么可能?”

  原本他还以为小杨会用重要性来进行一个跨专业的概念平移,结果没想到小杨居然直接说出了《PhysicalReviewLetters》这期论文价值更高的这种话?

  这tmd就很离谱了。

  要知道。

  目前生物学界公认的看法便是DNA双螺旋结构将会引导新一轮的生物行业狂潮,甚至很可能将21世纪变成生物的世纪!

  这个发现代表的不仅是行业前景,还有行业的钱景!

  《PhysicalReviewLetters》的论文何德何能,可以与沃森他们当初的论文相媲美?

  看着一脸难以置信的李景均,小杨整个人深吸了一口气,说道:

  “景均兄,我可没有和你开玩笑的意思,光达他们这次真的是搞出了一些了不得的东西,在物理史上也会有一席之地的那种。”

  “景均兄,我再问你——你对粒子模型的了解有多深?”

  李景均思索了几秒钟,有些不确定的道:

  “粒子模型啊就是原子中子啥的?”

  “我物理老师死的早——额,这不是我在诅咒他哈,我高中毕业一年他就出车祸死了,所以这方面我记的确实不太多”

  “印象中原子之下就是电子、原子核这些了吧?然后还有一些复合粒子叫做强子什么的”

  “很好。”

  小杨朝他竖起了一根大拇指,接着拿起自己从收发室里顺来的笔和纸写道:

  “正如你所说,在今天之前,复合粒子就是已知的最小粒子,没有任何人知道它们的内部到底有什么东西。”

  “很多人都在对更小的模型进行猜测实验,其中包括了我还有.小李,但没有一种模型得到过公认。”

  “而这篇《PhysicalReviewLetters》的论文,则是第一次完整的解析了比复合粒子更小的一种微粒模型,推导过程精巧无比。”

  “用你们生物学的概念来描述,不正是和沃森他们发现的双螺旋结构非常相似么?”

  “甚至比起长远的影响力,我还要更看好光达他们的这篇论文一些。”

  听到小杨的这番介绍。

  陈省身和李景均的脸上总算露出了些许恍然。

  原来如此

  学过生物学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沃森他们做出DNA研究的前置条件是人类发现了核酸的一级结构后,根据核酸所含的五碳糖的不同,将核酸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这种前置条件就相当于小杨所说的复合粒子,在这种情况下赵忠尧他们发现了更小的粒子结构

  请收藏:https://m.shuish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