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一章 历史:飞啊飞啊飞(下)(九千字章節!)_走进不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空空而不空,这是量子场论的一个重要结论,所谓的卡西米尔力也是这部分的范畴。

  当然了。

  以上这些是徐云穿越时也就是后世2023年的认知,比如今这个时期要深入清晰很多。

  例如后世还定义出了另一个相关概念,叫做真空衰变。

  它的内容是这样的:

  宇宙万物都会自发地趋向于能量最低的状态,类似于水往低处流。

  所以如果宇宙真空并不是处于能量最低状态,那么在一定的条件下,宇宙真空就会向更低的能量状态“跌落”。

  假设宇宙真空并没有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其称为“伪真空”。

  与之对应的是处于能量最低状态的宇宙真空,则可以称为“真实的真空”。

  举个例子。

  一座山的半山腰有一颗铁球。

  尽管它存在着继续往下掉的趋势,但由于在半山腰的位置上存在着一种地势的阻挡,它就不会继续往下掉。

  但假如你用一定的力量推动这个铁球越过阻挡它的地势,它就会不可避免地继续往下掉。

  同样的道理。

  如果向伪真空里注入足够大的能量。

  那么伪真空就可以突破能量势垒,进而向真实的真空跌落,于是真空衰变就发生了。

  要知道。

  真空衰变释放出的能量其实是非常非常庞大的,大到足以令其周围的伪真空也突破能量势垒。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宇宙中的某一区域发生了真空衰变,那么其释放出的能量就会引发周围的空间发生真空衰变。

  而周围的空间发生了真空衰变,又会引发更多的空间也发生真空衰变,无限套娃

  最终这就会形成了一种不可阻止的连锁反应,其造成的效果就是一个由“真实的真空”构成的球体空间在宇宙中急剧膨胀。

  而从理论上来讲。

  这个球体空间的膨胀速度,其实就是光速。

  同时这个球体空间的“表面”充斥着巨大能量的缘故。

  因此在其所过之处,宇宙中的众多天体都会分崩离析,并且物理常数都会发生巨大变化。

  看到这里。

  是不是有同学感觉这种描述有些熟悉?

  是不是感觉黑洞和这很像?

  很可惜,你们熟悉的早了——黑洞其实并不是真空衰变的模型。

  但是

  某钓鱼佬下本书的大结局却和真空衰变有关系

  好了。

  视线再回归现实。

  而除了真空之外。

  另一个简并的概念相对就简单一些了。

  一个厄密算符的本征值有多个本征态,这就是简并。

  比如上头提到的氢原子轨道,就有角动量和自旋这两个简并。

  再举个例子。

  看过网络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一个网络作家的笔名下可能有好几本书。

  这几本书虽然成绩啊字数啊内容啊都不一样,但它们都是同一个作者创作在同一个网站上的,这几本书就是笔名的简并。

  

  请收藏:https://m.shuish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