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章 千呼万唤始到来!_走进不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什么意思?”

  “您看。”

  于永忠闻言兴奋的抿了抿有些发干的嘴角,提笔指向了自己写出来的结构式,解释道:

  “从结构式的类型上看,那类可能存在的氮簇化合物应该有好几种组合型。”

  “其中全氮化合物威力显然最大,这玩意儿字如其意,只含有N5集团,类型上我猜测应该有阴阳两类——不过这个问题目前暂时不重要,可以先放到一边不做讨论。”

  “我想说的重点是....除了全氮化合物之外,还有重氮化合物、叠氮化合物两个品类呢。”

  “例如叠氮化合物....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海对面在1956年已经搞出了芳基五唑了,咱们在不久前也掌握了相关技术。“

  “也就是我们只要能搞定叠氮钠溶液,理论上这种化合物应该是有概率合成的.....”

  听闻此言。

  一旁徐云的脑海中,骤然划过了一道闪电。

  对啊

  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

  在CL20和N5全氮阴离子盐之间,还存在有两种不稳定但可以变得稳定的物质,也就是

  重氮化合物N2,以及叠氮化合物N3。

  与N5的前驱体是芳基五唑一样,叠氮化合物同样有个前驱体,它就是芳基四唑。

  芳基四唑的合成原料是叠氮化钠,这玩意可以通过亚硝酸钠与水合肼反应制得:

  将水合肼溶在无水乙醚中,在水冷却下加入氢氧化钠和亚硝酸乙酯的混合溶液,在冰冷却下使之反应。

  反应完毕后,缓慢加热,使之恢复到室温。

  接着析出结晶,抽滤,取出结晶,用甲醇、乙醚洗涤,然后在水中重结晶,可制得叠氮化钠

  C2H5ONO+NH2·NH2·H2O+NaOH→NaN3+C2H5OH+3H2O。

  至于肼早在1887年就被柯求斯首先分离了出来,1907年拉希发明了以氨和次氯酸钠反应制备水合肼的方法。

  霓虹于1939年在大冢制药厂开始生产水合肼,50代我国的燕京,魔都等地也开始了水合肼的生产,所以水合肼并不是什么稀罕物。

  等到叠氮钠溶液生成后。

  只要将季铵树脂用DMF、乙醇和去离子水清洗后加入其中,再用甲醇和乙醚冲洗几遍,就可以真空抽滤提取出聚叠氮化合物了。

  这一步相对来说比较安全,落锤测试砸不爆,湿润的产物性质也比较稳定。

  当然了。

  再往下的内容就不能说了

  总而言之。

  从工艺上来说,于永忠的想法似乎确实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妈耶

  如果兔子们真的能搞出来N3,那乐子可就大了。

  毕竟这可是二十世纪中期啊

  诚然。

  于永忠的想法也仅仅是存在可行性而已,具体能不能落实、多久才能落实,徐云并不能确定。

  但如果一切正常。

  即便只是在实验室生产成功,N3也依旧可以用在兔子们的核武器试爆上。

  毕竟完整原子弹的起爆炸药大概是2000多公斤,换算成N5...也就是全氮阴离子盐大概200公斤左右,CL20大概600公斤,N3估摸着在400公斤左右。

  这种量级的炸药哪怕算上冷爆实验的消耗,也不会超过1.5吨。

  1.5吨N3的研发成本对于这个时代任何的个体来说都是个难以负担的数字,但在国家这个庞大的机器面前,那就算不上啥特别高昂的支出了。

  请收藏:https://m.shuish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