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五百四十八章 在小小的基地里面挖呀挖呀挖,埋大大的种子去偷别人的家!_走进不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入程度远远没有第一次那么大。

  换而言之

  叶笃正所构筑出的模型,对于初始条件极端敏感。

  同时这种敏感并非完全随机,而是一种更加复杂的离散态——否则竺老的实验结果应该同样偏散才是。

  想到这里。

  叶笃正不由深吸一口气,对徐云说道:

  “韩立同志,你对气象多普勒雷达的原理非常了解,气象数据方面的造诣也比我深。”

  “所以我今天前来找你就是想请教一件事,我们的大气系统....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

  “是极致精确,还是完全随机?亦或者是某种无限接近精确的近似?”

  “.......”

  看着一脸疑惑的叶笃正。

  徐云心中,也不由冒出了一股浓浓的意外。

  如果说气象多普勒雷达是他在阻尼器那会儿就考虑到的后手。

  那么叶笃正此时的情况,就完全不在他的预料范围内了,甚至可以说是远远脱离了他的掌控。

  起码徐云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

  叶笃正居然会越过数值天气预报,直接奔向了

  混沌系统!

  没错。

  混沌系统!

  众所周知。

  近代物理学界对于世界的认知是呈现递进态的,版本不停在优化更新。

  首先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了小牛的绝对时空观。

  接着量子力学的创立,揭示了微观粒子运动的随机和不确定性。

  第三阶段便是眼下这个时期。

  也就是决定论框架中的随机性研究,引出了

  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最早被提出于1963年,距离现在还有一些时间。

  当时气象学家爱德华·诺顿·洛伦茨建立了一个简化的气象模型,用来模拟气象情况。

  这个模型一共用了12个参数,用以表征基本的气象特征,诸如气压、温度等等,比叶笃正此时用到的20个参数简易很多。

  在一次的模拟过程中。

  洛伦茨为了保证数据准确,决定重新运行一下这个程序的一部分。

  不过为了节约时间。

  他并没有从头运行这个模型,而是从运行中段的某一时刻作为初始点来运行。

  熟知数值运算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程序不变,初始点又是来自上一次运行结果。

  那么理论上不管再运行多少次,最终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但是这一次却不同。

  当时洛伦茨的二次运行结果和上次大相径庭,偏离得毫无规律。

  就好像这个结果是来自一个完全不同的程序一般。

  最早经过仔细的核查,洛伦茨发现他把一个数据在抄写过程中简化了两个小数点。

  就是这么一丢丢偏差,导致了运行结果的截然不同。

  请收藏:https://m.shuish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