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 七彩的光_走进不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簇长条光谱,并且比之前的那簇更清晰不少。

  徐云见状退至一旁,故意不做任何表示,想看看这位祖师爷青春版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到底能做到什么地步。

  只见小牛踱步来到桌子边,附身仔细的查看了一番光谱。

  随后他犹豫了几秒钟,拿起一张黑色纸板。

  在上面剪出一个圆形,放到了三棱镜的外侧,也就是光源射来的方向。

  大量的太阳光这张被纸板挡住,只有一束圆形的光线通过小孔照了进来,然后......

  依旧形成了一道长条光谱。

  见此情形,小牛顿时轻轻的“咦”了一声。

  也不知道是不是想与人倾诉的缘故,他忽然再次看向了徐云:

  “肥鱼,你听说过笛卡尔先生的理论吗?”

  徐云点点头,说道:

  “当然听说过,当初我还在普瓦捷大学参观过一次呢。

  笛卡尔先生认为,光的颜色来自于发光体和人眼之间的介质,和光源无关。

  光的色彩不是光自带的特征,并且还提出了光迹变换的理论。”

  “说的不错,可你看这里。”

  小牛一手拿着纸板,另一手指了指投射出的长条光谱:

  “按照斯涅尔先生的等价式以及笛卡尔先生的理论,圆形光束经过三棱镜后,应该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光斑。

  但色散发生后,七彩光形成的却是长条光谱......

  难道说......

  笛卡尔先生的理论有问题?”

  说完小牛想了想,没等徐云接话,再次拿起纸板和剪刀,制作了一个更小的孔洞。

  他将这个纸板放在了第一个三棱镜后,这样一来,利用这个圆洞,他就能捕捉彩色光带中的任意光束。(小牛当初手绘过这个装置,(DOI),小牛亲笔,感兴趣的可以看看,真的是灵魂画手)

  接着小牛对徐云招了招手,示意他上前:

  “肥鱼,我来报数据,你来做记录。”

  徐云瞳孔微微一缩,心知小牛正在一步步的朝自己最终的“网”游去,不过脸色依旧不变:

  “好的,艾萨克先生。”

  随后二人一人拿着纸笔,一人开始测算起了角度。

  “红光,入射角i60°,折射角β°,反射角.....”

  “城管,入射角i60°,折射角β°.....”

  “入射角i60°,折射角β°.....”

  20分钟后,四组、28次的数据记录完毕。

  不同种光在光学玻璃中折射率不同,深层次的原因涉及到了相对磁导率μr以及相对介电常数εr,这两个常数需要介质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计算,接着建立一个符合直觉的物质和光相互作用模型,通过线性耗散力归纳运动方程,再用复数法解出他的稳态等等......

  不过考虑到还没上架不方便PUA读者....咳咳,内容过于繁复的原因,大家只需要从宏观上了解到相关结论就行了。

  毕竟小牛那个时代也没麦克斯韦方程组不是?

  “紫光蓝绿黄橙红”

  看着面前固定的几组数据,小牛不由深吸了一口气。

  很明显。

  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而且保持恒定,这些七色光的性质是不同的。

  由此可知得出一个结论:

  白光确实不是一种纯光,它是由不同的光构成的。

  而这代表着......

  他离世界的真理,或许又近了一分。

  与此同时。

  小牛看着这一分为七、同时又七合为一的光线,脑海中忽然想到了什么。

  只见他胸口骤然起伏了几下,飞快的跑回了屋子里。

  注1:

  昨天有个评论说小牛认为光需要介质,从而引申到了以太,这确实是你理解错误了。

  我没有直接提到任何带水的物质,我说的的是海洋、湖泊、河流这种宏观通路,这些都是折射的环境,如果要讨论介质内部,那应该是水滴或者水分子啊.....

  捉虫没问题,比如再前一章有读者指正洛必达法则是1696年提出来的,我昨天想说的其实是洛必达法则中的一项式,它在1662年就公布了,但名称上确实是我表述错误,错了就是错了,醒来的第一时间我就修改了。

  但是某些自己理解错误还钻牛角尖的问题发出来之前还是好好想想吧,不结合语义去抠字眼就没意义了啊.....

  请收藏:https://m.shuish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