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五章 驴:&%¥#@!_走进不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

  在望远镜这个场景中。

  虽说球面不能对星点完美成像,但是整个视场内的成像质量却可以保证均匀。

  加之成本方面的问题,很多人负担不起抛物面的价格。

  因此在后世,相当多数的人都选择了球面来做单独凸面。

  但别忘了。

  这个选择的前提条件是...在后世。

  眼下徐云所在的时间线,却是古代宋朝。

  因此手搓球面透镜,有件事是无论如何绕不开的难题:

  徐云搞不出刀口仪和干涉仪。

  其实刀口仪还好说点,真要手搓起来,还是可以做出二三十种简易雏形的。

  但干涉仪就很难了,因为这玩意是需要激光的

  而这两个仪器,恰恰是手搓球面镜中极为关键、甚至可以说核心的一环:

  为啥说后世手艺好的DIY球镜,完全能够超越机器呢?

  元婴就是因为有这两个机器提供极其精密的检测。

  只要检测到哪里有误差,拿沾着抛光粉的软沥青去蹭几下就行了。

  比如佳能镜头――尤其是高端L镜头里,现在还有很多手工磨的镜片来着。

  至于剩下的转仪钟啥的倒还好说:

  老苏鼓捣的水运仪象台,其实就是最早的转仪钟,等于一下穿到了祖宗头上了

  考虑到咱们这是一本纪实...咳咳,严谨小说。

  因此在一开始,徐云便提前做好了一个方案:

  用利用旋转的水银实现抛物面,同时再手磨一个不需要太过精度的球面镜做像差极限的临界焦比辅助,也就是类RC结构。

  实际上。

  将液体应用在光学器件上的想法,可以一直追溯到小牛...或者说老牛的年代。

  但是由于诸多工程和技术上的困难,直到19世纪,后世才有反射式液体元器件的开发尝试。

  所谓反射式液体抛物镜,便是指使用高反射率的水银作为镜片材料制成的液体镜面。

  通过将其置于稳定、以8.5rpm恒速旋转的容器中,便可形成抛物面。

  由于无需玻璃镜片的浇筑、研磨和抛光过程,因此它的造价成本也历来很低。

  后世本土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LZT大型望远镜了:

  它拥有一块直径6m的超大液体镜片,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液体镜片。

  徐云上辈子还没下海码字的时候,也曾经参与过国内某液体抛物镜的设计,在当时属于国二的项目。

  直径几米的镜片,成本才五十万美元不到。

  不过相较于望远镜,

  后世更有名的液态镜片,应该是某米手机打的广告,一度还霸占过热搜。

  但那玩意儿其实是折射式液体镜片,和反射式还是有比较大差距的。

  视线再回归原处。

  在准备好诸多物件后,徐云便开始分配起了任务:

  “老爷,水银挥发有毒,加之其需要与转仪钟组合,必须要有专业人士监察才行。

  因此液体抛物面便交给小人负责,您看可好?”

  过去的这些天里。

  徐云和老苏的关系已经发展到了类似亦师亦友的地步,早就不是普通主仆的性质了。

  因此徐云的请示主要只是过个场,老苏自然也不会去胡乱下令:

  “如此便依你所言,小王,你还需要哪些帮手?”

  徐云想了想,指着王禀和另一位男子道:

  “只需校尉大人与张器监即可。”

  老王是部队里的军官,还承担过运粮的任务,在监察经验和严谨性上还是不用多说的。

  至于另外的一位张器监,则是制器局的一位从八品器监。

  此人全名张家宝,大概有些类似后世那种从一线提拔起来的车间主管。

  请收藏:https://m.shuish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