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4章 共赢_走出香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有酒店大王的美誉,蔡致良故而有此一说。

  蔡致良接着也赞扬了一下丽晶酒店,道:“丽晶酒店在伯恩斯先生的运营之下,遍及洛杉矶,纽约,伦敦,巴黎等欧美大都市,已经是享誉全球的豪华酒店品牌。我也很想宣告天下,只是伯恩斯先生直到近期才同意出售股权。”

  “或许今晚就可以见到邱先生。”李昱指的是力微电子科技集团举办的酒会,道:“望蔡先生勿怪。”

  “李先生哪里话,邱先生亲至,真是荣幸之至。”

  闲聊几句之后,还是要回到了今日的正题,有关新加坡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而对于蔡致良来说,也应该有利于力微电子科技集团的长远规划,能够互相促进发展,达成双赢的局面。

  首先,自然要先从自己投资半导体缘由说起,通过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对比,来说服基金会能够做出有利于新加坡力微电子的长远规划。

  “我接触半导体产业时间不长,也就再报纸和杂志上面了解了一些,随着苹果个人电脑的成功,电脑走进千家万户,半导体产业迎来大发展,其中自然包括DRAM芯片。我最初的咨询对象,就是廖成凯。”

  蔡致良指了指廖成凯,说着自己的创业史,道:“那是在86年吧,他还在宏碁电脑做事,对半导体产业比较熟悉,当时因日本发起价格战以至于价格腰斩,市场一片哀嚎,算是DRAM低潮期,所以就劝我谨慎。直到一年后,在股市小赚了一笔之后,我再次探索投资方向之际,还是决定投资半导体产业,随后入股台积电,并与德州仪器合资成立了力微电子,当时还叫金河德州电子科技公司。”

  “蔡先生,你那可不是小赚?”

  有人捧场,让蔡致良松了一口气。研究过金河集团发展史的都清楚,1987年的股灾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也从此开始,金河收购了天门置业,恒隆银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集团公司。

  当然,这件事是必须要大书特书的,因为这件事着重强调了蔡致良敏锐的判断力,对稍纵即逝的投资机会的掌控能力,眼光独到之处,可以极大增强说服力。

  “数亿美元吧,所以我深思熟虑,希望能够找到一本万利的投资,最终还是认可DRAM产业的发展前景。”这是蔡致良第一次公开承认1987年股灾时的收益,时隔多年,众人依旧是一副惊叹的表情。

  “这是力微电子发展的第一阶段,基于当时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大背景,就是美国和日本的半导体争夺战有了结果,日本大胜,而美国惨败,随之而来的就是美国DRAM产业开始向亚洲转移。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我也不会押注DRAM产业,毕竟,即便台湾的人力成本再低,也难有什么发展机会。”

  关于这

  请收藏:https://m.shuish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