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3章 能者多劳_走出香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数量一直维持在16家,一共125家分行,而与此同时,在整个商业银行体系中,外资银行所占市场份额从90%以上迅速滑落至如今的23%。当然,随着马来西亚经济的增长,实际资产还是有所增长的,只是相较于内资银行从不及一成,迅速占据七成以上的市场,就不够看了。

  也就在1989年,马来西亚《银行与金融机构法》生效,规定所有外资银行必须于1994年之前重新注册,以具有独立法人的子公司从事营业,并遵守央行的资本金和资本充足率规定。

  这自然引起外资银行的抵制,最终有3家银行决定退出马来西亚,这就为恒隆银行进入马来西亚留下一点操作的空间。

  “所有资料都已经提交,预计下个月初能够完成注册。”温国良汇报道:“此次收购,多亏了黄先生和华人总商会的帮助,否则的话,后果真的是难以预料。”

  马来西亚对外资银行限制,在东南亚是首屈一指的,温国良心有余悸,如果是两年前,收购海外信托银行之前的恒隆银行,即便有华人总商会的助力,也难以进入马来西亚。

  “过些天,我会去一趟吉隆坡,与黄先生会面,你也一起吧。”蔡致良说起马来之行,对蔡美慧道:“三叔也要过来,你空出几天时间。”

  “三伯过来做什么?”蔡美慧有些摸不着头脑。

  “去马来拜访一下那位叔祖父,最近身体不大好,月初刚做了一次手术。”蔡致良听闻消息时还有些惊讶,毕竟年初在北美,看着蛮健康的。

  “严重吗?”

  “不好说。”蔡致良叹了口气,道:“这次三叔过去,是做个见证,关于财产分割的。”

  “为……”蔡美慧本想问“为什么是三伯蔡明和”的,却没有问出来,点头道:“行,你定好时间通知我一声,还没去过马来呢。”

  “蔡先生,基朗肥料公司已经动工,您要不要过去看看?”赵思琪说起马来西亚的新工厂。

  基朗肥料公司,只是为了说话方便而已,全名叫做基朗巴班利肥料科技公司,位于柔佛州的基朗巴班利,距离新加坡也不远。原本是一家华资企业,已经拖沓了好几年,柳正阳前年就投过标,资金一直没有到位,直到新加坡金河投资接手。至于肥料,自然是钾肥,毕竟熟门熟路,年产两万吨。

  “有时间就过去看看。”如果有时间,蔡致良还是要表示一下支持,问道:“什么时候可以投产?”

  “这个工程在4月中开始土建,6月砌筑曼海姆炉,设备也陆续运抵马来西亚,预计10月初烘炉,在11月底投产。”

  赵思琪说着工程表,道:“之前因为政治方面的原因,在马来西亚直接投资不多,仅在油棕、橡胶方面有些投资,再者就是在新加坡上市的马来公司。

  请收藏:https://m.shuish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