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4章 索尔工业与瓦格纳汽车_走出香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这得益于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的马克以1:1兑换,即便是劳动力成本有所增加,但是在西欧依旧相对低廉的多。

  虽然法国自六十年代以来吸引了北非殖民地大量劳动力,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同高素质是不沾边的。另一方面,欧洲各国之间也是有差异的,德国的汽车制造业最强,竞争自然也是异常激烈的,所以相较于南方的汽车制造业重心,康拉德•施密特将工厂建在了北方出海口。

  蔡致良只是静静地听着康拉德•施密特的汇报,没有发表意见,或许有压力才有动力,但是对于汽车工厂的选址,其实也没有太好的选择,德国和意大利都没有关系,不是他关注的重点。

  “我觉得可以。”朱国信说道。

  蔡致良随即也点点头。

  “这是我拟定的供应商名录,共计254家,其中隶属于索尔投资旗下或已经入股的有6家。”康拉德•施密特将一份清单递给蔡致良,这是他的新组建的团队近月以来整理的结果,结合了六十年代瓦格达汽车厂的供应清单。

  蔡致良接过清单,也就大致扫了一眼,大都是德国的供应商,就递给朱国信,毕竟这其实也没有多少可看的,他也不需要了解这么精细,道:“你评估吧。”

  朱国信接过供应商清单,点点头,这是重点,需要监督与评估的。

  “发动机呢?”蔡致良问了一句,没有发动机,汽车就是一堆废铁。

  “发动机有两个选择。”说话的是朱国信,道:“一个是兰博基尼,发动机是自然吸气式,另一家就是维克斯集团旗下的考斯沃斯,采用涡轮增压技术,自从萨博问世以来,逐渐成为发动机的主流,也是瓦格纳未来优先的选择。还有瓦格纳新型汽车的设计,也计划同维克斯集团合作,劳斯莱斯有专业的设计部门。”

  “最好能够掌握在自己手里。”一旦形成依赖,就不好摆脱了,往后就只能受制于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给汽车厂带来致命一击,尤其是汽车的设计和发动机,必须牢牢把控在手里。

  “我会同维克斯谈。”朱国信说道。

  “如果谈不拢,还是使用兰博基尼的发动机。”蔡致良道:“设计也一样。”

  “只要有足够的利益,维克斯不会反对的。”朱国信很有信心。

  “市场调查了吗?”调查市场,就是瓦格达的市场定位,以及未来重点攻略的市场。一辆积压在工厂的汽车,是没有任何价值可言的。

  “瓦格纳汽车将面向中低端市场,立足于欧洲,拓展北美市场。”北美依旧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是每一个汽车制造商的野心所在,康拉德•施密特说道:“现如今原油价格已经跌至15美元,日系车的节能优势将被极大地削弱。”

  “节能技术还是很重要的,要着眼于未来。

  请收藏:https://m.shuish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