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章 科技公司_走出香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估计,仅剩下半年的时间,好日子就到头了,都不用等市场变幻风云了。一旦市场价格开始暴跌,金河德州电子该何去何从,却是需要一个说法了。

  “半年之前,听从你们的建议,决定扩大产能,以尽可能的抢占市场,目前看来是比较成功的。现如今资金已经到位,明天便开始破土动工,而设备也已经在路上。但是按照你的说法,等半年之后,金和德州电子二期扩建工程完工之际,便是金河德州电子开始亏损之时。”

  周期性的潮起潮落,蔡致良也清楚,只是事到临头,将被大潮吞没,总有些无能为力的挫败感。

  “那么两位,以现在这种形势,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顾远德既然用了两周的时间,整了这么一份报告,结论总是有的,道:“目前获得4m的dram技术授权的可能性依旧不大,所以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进行4m技术攻关。”

  “我之前一直有这方面的考虑,虽然不清楚日本和美国的投入,但是韩国投入的资金是明确的。韩国举全国之力,投入亿美元,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才攻克了4m的dram技术。而我们呢,二期扩建工程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了,哪来如此大笔的资金。再者,技术攻关所需的科研人员,到哪里去找,如今仅仅是为了应对扩产之后,所需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都尚不齐备。”

  蔡致良摆出了这些事实,进一步问道:“关键在于时间,韩国举国之力,从开始研发到明年量产,尚且需要三年的时间,更何况整个台湾的基础远不及韩国,又需要多长时间?两年够吗,即便是足够了,到那时又有何意义呢?”

  对于dram行业的特性,赢者通吃,蔡致良又何尝不知,之所以说这些,总得有人替他来解决这些问题,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不能总靠他时刻不停的提醒。

  投资dram芯片工厂,对于蔡致良来说,就好比大多数人炒股一般,就是赌输赢而已,最多只能投入身家的十分之一,赢了自然是好,即便是输的精光,也不至于到了伤筋动骨的程度。

  等蔡致良一通脾气发泄完了,顾远德道:“韩国两年的研发时间,其中包括1m的技术,单只研发4m的dram,其实用不了那么长时间。相较于两年之前,很多技术都已经成熟,一部分技术可以直接从德州仪器取得授权,以加快研发进程。另外,我们可以和工研院合作,金河德州电子目前有一间实验室可以派上用场,如果快的话,大概一年半的时间,大概1990年夏秋之时,金河德州电子大概可以量产4m的dram芯片。”

  “那也不慢了。”蔡致良点点头,问道:“就不能获得德州仪器全部的技术授权吗?与其到时候一块死,还不如此

  请收藏:https://m.shuish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