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章 两场收购战_走出香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购的主要原因,毕竟两者之间有7亿的差距。”

  22亿,那就是比天门置业还要庞大的存在,比原先的预计要棘手的多,也没有准备这么多资金。蔡致良合上文件,思索片刻,如果收购成功的话,好处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你已经接触过东来贸易行的股东,他们什么态度?”既然郑一鸣将文件递到自己这里,就不可能没有任何准备。

  “东来贸易行的股东,除了梅世方家族,主要是贸易行的员工,这是说来就话长了。”

  郑一鸣道:“一直以来,石油贸易都是东来贸易行的主业,1973年,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的时候,东来贸易行同样遭遇危机,面临破产的风险。大股东梅世方向社会集资,而这将近45%的股份被东来贸易行的员工购买,便造成了如今东来贸易行的股权结构。现如今十五年过去了,这些员工有的已经退休,有的即将退休,大都有将手里的股份套现的意愿,这也是此事被传开的原因,未尝不是这些人在向梅世方施压。”

  “梅世方呢,他能接受什么价格?”按照郑一鸣的调查,梅世方家族是第一大股东,手握%的股权,近30年的掌舵人,又曾经成功带领企业走出危机,能够影响一大批人的意愿。可以说,没有他的点头,收购是很难达成的。

  “梅世方的态度目前比较坚决,一口咬定37元的价格,不愿意妥协。不过,既然他已经开价,便有了商谈的余地,照我预计,应该能够以32元的价格,达成全面收购东来贸易行的协议。”郑一鸣说的很有自信。

  “你有什么办法,让那个梅世方妥协?”

  郑一鸣道:“我们的目的,本就是将东来贸易行分拆,留下有用的,卖掉无用的产业。干脆就当着梅世方的面,一五一十地将东来贸易行拆分掉。”

  “那该如何拆分,才能让梅世方满意呢?”蔡致良感觉自己快成捧哏了。

  “东来贸易行由梅世方的父亲及合作伙伴创建,以石油贸易起家,随后建立加油站,炼油厂,由石油业务而后并购其他一些贸易公司,组成如今的东来贸易行,也曾辉煌一时。目前,东来贸易行最重要的收入,便是来自加油站。”

  郑一鸣讲述了东来贸易行的历史,道:“第一步,便是在买下东来贸易行之后,将加油站的业务分拆出来,卖给梅世方。对于梅世方来说,即便是卖掉了东来贸易行这个祖产,但是赚钱的祖业依旧还在,而且还可以留给子女继承,想来他是不会反对的。如此一来,只需要10亿的资金,便可以拿下东来贸易行。”

  蔡致良皱了皱眉头,问道:“没有了加油站,东来贸易行还能剩下什么呢?”

  郑一鸣道:“在九龙有一个废弃的炼油厂,可以开发地产;还有两家汽车

  请收藏:https://m.shuish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