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 阁臣之位_我来做明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家山西蒲州。

  他也没有留下什么要记载进史书的言语。第一,那日在南台的召见,还有五十万两白银入内库,将他的使命感,历史感都打掉了。他说不出口,且何必去惹人笑话呢?

  第二,他心里对天子还是有些意见的!但他不是那种强势性格的大臣。他并不想触怒一个掌握着锦衣卫的天子。他有家有口的。

  在满朝的大臣目送中,在跃然升起的朝阳中,韩爌一行人身影落寞的离去。

  韩爌作为协助天子钦定逆案的首辅,就此罢相离京,这昭示着一个时代落幕。

  同时,这又是一个时代的开端!

  …

  …

  明太祖定国家制度时,就设立了内廷二十四衙门。其中就有专门管理内库的机构。

  韩爌的这个上午,崇祯正在带着王承恩、张彝宪、王永祚、周延儒、孙元化在内库里查看他的“收获”。

  五十万两白银堆放在皇城里护城河畔的内库库房里,那放在木箱子里雪白的银锭看得簇拥着天子的二十几个小太监们呼吸急促!

  财帛动人心啊!

  王永祚这个死太监一眼就看出天子心里正爽,笑道:“奴婢为皇爷贺喜!”

  其余几名太监纷纷跟进,“奴婢贺喜皇爷!”

  崇祯哈哈一笑。看着满屋子的白银,心中总算是稍微有点底!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啊!

  大明的国家财政早就破产。五十万两白银,就算是杯水车薪,也总比没钱好。

  银子既然入库,就得花钱了。

  崇祯负手吩咐道:“彝宪,替朕好好看着内库。内廷钱粮、库房的相关衙门归你管。你和大伴、老高碰个头,定下全责。再明文报给朕知道。”

  说罢,再道:“财政一支笔!若是内库的银子少了,账目不清楚。朕唯你是问!”

  王承恩应了。张彝宪跟着谄笑着跪地叩头:“奴婢谢皇爷恩典。一定不负皇爷所托。”他当司礼太监,在政治上确实有权力。但哪里有这样管着钱粮的实权好?

  太监么,就爱银子!

  明史:张彝宪,庄烈帝朝司礼太监也。廷臣竞门户,兵败饷绌,不能赞一策,乃思复用近侍。崇祯四年九月,以彝宪有心计,令钩校户、工二部出入,如涂文辅故事,为之建署,名曰户工总理。

  崇祯对明史还没熟悉到这份上,但他和张彝宪接触几次,发现这中年太监还是很机灵的。便将内廷后勤部长的位置给他。

  “起来吧。”

  这时,锦衣卫同知董琨从外面进来,一身飞鱼服,躬身行礼道:“陛下,韩爌离京了。”

  崇祯点点头,继续吩咐道:“玉绳(周延儒),你先支取五千两白银,负责组织邸报的抄写、印刷。”

  周延儒在二十岁时连中会元、状元。此时他也不过三十六岁。官任礼部右侍郎。

  崇祯二年三月,他在文华殿中受到崇祯皇帝的召见。君臣二人密谈很久

  请收藏:https://m.shuish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