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9章 知所谓的大王_南宋异闻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仍然相信杨瀚。

  她说不出太多的理由,可她就是相信,相信他绝不会故意害自已。

  这相信,是本能的反应。

  年轻的皇帝跑到湖上,用小虫儿穿在钩上逗引湖中肥鱼的时候,她就会静静地坐在皇帝的身后,抱着双膝。

  投在水面上的,是她安静、优美的身影。

  有时候,她会利用这时间,思念那个与曾与她同床共枕的男人,那是她唯一的男人,正是新婚小别的时候,如何不想他?

  有时候,她会仰起头,看那风推着云来云云、细嗅着那涟漪荡来的花香,倾听那鱼儿出水又复入水的声音,以及皇帝陛下跟偷了只鸡的小狐狸一般咯咯咯的笑声……更多的时候,小谈却在担心,猫儿哪有不偷腥的,那只大猫身边,偏生就有两条一身腥味儿的鱼,一个叫大甜、一个叫小甜,我不在,会被她们趁机钻了空子吧?

  ……大甜和小甜很想钻谭小谈的空子,可是谭小谈走后不久,人还没到青萍湖,杨瀚就又下山了。

  去年,杨瀚下了一趟山。

  回山之后,急脚递建立了,一座座城池拔地而起,一片片农田相继开垦……工商税法建立,朝廷体制初具规模,百姓心中的朝廷渐渐不再只是杨瀚一个人所代表的虚无缥缈的天圣图腾,而是渐渐有了具象化的体现。

  这具象体现在他的象农队上、体现在他的急脚递上,体现在他的工商税上,体现在那一座座城池的管理者新的称呼上:知州、知府、知县……即便他们仍然是听命于挂着尚书、侍郎衔的那些部落酋长们,但他们及其下属,正按照朝廷的统一官制和职能划分在一步步建立。

  总不能说知府大人下辖大管事三人、小头目八个吧?

  他们自已现在也觉得丢人。

  有了官职与职能划分,他们就能无时无刻地想起,他们上边还有个朝廷,有个大王。

  今年,杨瀚下山不仅带着何善光,还带了大甜和小甜,以及利用这一年时间又培训出来的一支由三百头猛犸巨象组成的队伍。

  这回的象奴,全部来自于投靠、依附了忆祖山的那些庄户人家。

  何善光为这些环忆祖山而建的村落造了黄册,委派了里正乡官,进行了规范管理。

  其中许多人家在当地种田、做工、开店,他们的命运已经和忆祖山上的杨瀚紧密相连,再不可分。

  何善光从这些人家择选刚刚进入青壮期的那些年轻人,杨瀚对他们自然可以做到如臂使指。

  杨瀚下山后,一路走,一路修路。

  三百头猛犸巨象一路趟过去,就是最平整最结实最宽敞的一条路,只消稍作铺整,就是一条经久耐用的官道。

  这路从忆祖山下一路趟出去,延伸向一座座大城。

  每到一处城池,杨瀚就会停下来勘察当地地理,了解水文情况,协助当地修建沟渠、堤坝、道路。

  

  请收藏:https://m.shuish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