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1章 因……因果律武器?_我编的假预言竟然都成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量子物理,是全世界乃至全人类之中最为尖端的存在,近些年来有关于量子物理学的实验正在逐步突破原本的想象!

  如果对方真的是来自于2023年……

  如果对方真的是为了进行实验合作而来……

  那么这个问题应该很容易给出答案!

  可是,当这个问题问出时,陆云的心中却是松了一口气。

  碰巧……

  这个问题,他知道答案。

  潘立山做梦也想不到……

  他所问的问题,已经被营销号玩烂了。

  此时,陆云仍然保持着未来特工该有的严肃。

  他开口回答了潘立山的这个问题。

  “它取决于……是否观测。”

  听到陆云的回答,潘立山惊喜的立即点头表示他回答正确。

  然而这个问题只是一个起点,他打算继续问下去,问题的难度当然会逐步攀升,从而验证他是否来自于未来。

  所以,他低头沉默了下去,开始思考自己接下来要提出的问题。

  而陆云却是悄无声息的深吸了一口气。

  大脑之中在这一瞬间闪过了与双缝干涉实验有关的一切。

  ……

  这实验简单来说是这样的……

  十九世纪,因为“光到底是波还是粒子”的争论,所以开始了双缝干涉实验。

  而结果,却是在当时的物理学界造成了地震般的剧烈震动!

  光究竟会呈现粒子状态还是波状态,这取决于观测!

  观测会造成不同的结果!

  如果不观测光子,那光就会呈现波的状态。

  如果观测了光子,那光就会呈现粒子的状态。

  观测与不观测,竟然呈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答案!

  在之后,爱因斯坦用“波粒二象性”对于这个结果作出了解释,这也是在高二教材之中提到过一嘴的特性,引出了E=hv的方程式。

  但是,1979年一场基于双缝干涉实验的延迟选择实验,再度对经典物理发起了绝对的挑战!

  将观察光子的“观测器”,从双缝之前挪到最终结果的屏幕之前。

  按道理说,光在通过双缝之前没有观测者进行观察,那它应该呈现的,是波的属性。

  可结论却完全出乎预料。

  它呈现出了的,是粒子的属性。

  屏幕上还是两道杠。

  这个实验结果……

  再次颠覆了所有的认知!

  而这个实验也开始继续执行……

  在无数次、各种角度的实验之后,得到了一个令所有人头皮发麻的结论!

  一方面,无论“观测者”在什么时候出现、在哪里出现,只要观测出现在了光落到屏幕上的那一瞬间,那屏幕上的结果,必然是代表着粒子属性的两道杠!

  另一方面,即便“观测者”的观测贯穿了全程,但只要在光子落到屏幕上的之前最后一瞬间撤掉观测,那结果也必然代表着波属性的光栅!

  打个比方……

  这就像是一部已经拍摄好的电影。

  如果这场电影从头至

  请收藏:https://m.shuish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